指导培训

进入高三:想稳成绩防骄傲

时间:2020-12-17 10:33:17   作者:谢维   来源:朔州日报 第7135期 第A2版:科教专刊/习作论文   阅读:696   评论:0
内容摘要:高三阶段,因为高考和升学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考生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偏执、情绪不稳定、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当成绩有起伏的时候,考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其实,高考除了是对考生所学知识掌握、应用能力的一次检测外,更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能否在高考中更好......


高三阶段,因为高考和升学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考生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偏执、情绪不稳定、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当成绩有起伏的时候,考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其实,高考除了是对考生所学知识掌握、应用能力的一次检测外,更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能否在高考中更好地发挥知识水平和能力。想要在高考时正常发挥,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些都要从备考就开始养成。考生如果因一时成绩不稳定反应过度,将不合理信念根植于心,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阻力,从而影响备考状态。轻者影响学习节奏,重者会产生各种身体症状甚至厌学、焦虑等心理问题。
  

支招:
  

谨防骄傲 稳步前进 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证明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很不错,这一点值得肯定。不过如果因此产生沾沾自喜的骄纵情绪就不可取了。考生之所以会产生骄傲等心理状态,是由于对事物的认识片面,认为在很多水平上自己都高于常人,比如智力、道德品质等。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这个平均值到底在哪呢?一次考好了就认为高考也能考好,实际上这是考生将事物“绝对化”的表现。考生这次在学校内成绩优异,但如果放到更高的平台上,如省里、市里,考生是否能一直这么优秀?
  

考生要认识到,考试成绩只能代表一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并不完全依赖于个人的智力因素。考生每次成绩提高的背后,还有老师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和父母的殷切希望作为后盾。忘记他人的帮助而将功劳全部归功于自己也是片面的。考生若能认识到这个层面,就不会过分夸大个人作用,也就没有骄傲的理由了。考生要想从根本上克服骄傲心理,关键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并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透过自己的行为举止发现并意识到自身的优劣势,摆正自己的位置。
  

调整认知 积极面对 当考生成绩不尽如人意时,要适当调整自我认知。每个人的成就目标不同。积极心理学中把成就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掌握目标关注的是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成就目标则定位于好名次和好成绩。之所以有很多父母会以排名和分数要求孩子,就是将这种目标表现在与他人的横向比较中。这种比较不利于考生心态的调试。对于成绩目标来说,成功是高成绩、要比他人更好。

  

很多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与同伴的比较中获得对自身的认识。而这种比较方式已经逐步内化为一种固定的评价方式。对于考生来说,换一种思考方式,学会用目标要求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上,考生可每天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努力,要看到每一天自己的成长,哪怕一天只解决了一个问题,都是进步的空间。在成绩起伏不定时,考生要摒弃与他人比较的习惯,每天只与昨天的自己比较,会更快找到属于自己备考的方法。


相关评论
朔州日报小记者网版权所有 | 地址:朔州日报办公楼105室 | 山西朝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网站公众号:xjizhe    投稿邮箱:xjizhe000@163.com    点击查看网站统计数据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898号  晋ICP备2020011647号-1